天峻县民族教育发展简史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天峻县是一个藏族为主体的纯牧业县,解放前我县从未有过学校,藏族适龄儿童只有进入寺院当“完德”才能学到有限有藏课文知识。新中国建立后,为尽快在天峻县建立学校,人民政
天峻县是一个藏族为主体的纯牧业县,解放前我县从未有过学校,藏族适龄儿童只有进入寺院当“完德”才能学到有限有藏课文知识。新中国建立后,为尽快在天峻县建立学校,人民政府组织汪什代海部落上层人士到祖国内地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上层人士的思想觉悟。1952年汪什代海的副千户秋什杰出资办起了我县第一所寄宿制帐房小学,这是我县民族教育的开始。
随着县、区、乡三级政权的建立,我县的民族学校也逐渐增加。1957年,在现江河乡政府所在地、快尔玛乡政府所在地和织合玛乡政府所在地各办起了一所寄宿制学校,随后,1958年-1959年,各乡政府均创办寄宿制学校,学校达到11所,683名学生,16名教师。
1958年后,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同时在牧区“大办工业”,“大开荒地”实行“半牧半读”(实际上只牧不读),1959年又取消学校的全部公助经费,同时,从牧业社大量抽调劳力大搞工业、农业,学生则回家代替家长放牧,而且在校学生生活也难以维持,许多学生退学回家,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在校学生数量减少,教学质量也相对下降。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学校开展破“四旧”,“批斗资派”的活动,部分教师被批斗,在“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口号下,学生的成绩考查、升留级等制度被废除,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1976年3月1日至10日,县委、县革委会召开了全县教育革命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各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和兴办走读学校的问题,同年4月29日至5月5日,全县召开教育革命座谈会,县委常委各公社书记35人参加,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州教育局的同志亦列席了会议。会上主要探讨民族教育的普及问题。会后,各公社按县委的指示,大办牧读学校,到1978年牧读学校发展到64个,在校学生1210人,教师37人,但是由于牧区地广人稀,牧民帐房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在校学生授课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学质量差,所以出现了“三低一省和三老”的现象,即:入学庇低、巩固率低,毕业生少和老一年级、老一册、老藏文字母的情况。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教育战线上进行拨乱反正,坚持以办寄宿学校为主,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民族教育事业。
1977年,县上办起了民族中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民中还附设小学五年级,对从基层寄小各族牧读学校招收到县民中的学生进入五年级加强班学习,之后进入县民中正式就读。月,县民小正式建立,当年招生50名,设3个教学班。
同年,根据天峻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各牧业社从公积金中提取办学35资金万元,用平均收入屉族教育。同时为了办好寄宿制学校,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制定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各寄校均办起了学校牧场,用于学生的生活补助。选派思想好、干净卫生的炊事员。选派专职的卫生护理员,专管学生卫生,侍护生病学生,公社卫生院指定兼职校医等,使在校学生安心,父母放心。
1984年至1987年,畜牧业生产实行承包责任制,牲畜实行私养、私放,部分牧民家庭由于缺乏劳力,一部分学生辍学回家放牧,学龄儿童入学率明显下降。直至1992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而且牧读小学名存实亡。
1993年,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教育工作会议,探讨我县民族教育的发展出路。
1995年,为改变我县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低的状况,县委、县政府召开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天峻县适龄儿童全额招生办法》各寄校适龄入党儿童明显增多。
1998年,为完成2000年牧区“普四“任务,我县又召开多次民族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出台了《天峻县适龄儿童全额招生办法补充规定》,确定以集中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民族寄宿学校的办学模式。
1999年,我县出台了《天峻县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全县适龄儿童省年入学率首次突破80%。
2000年10月全县12个乡全部通过省颁“普四“验收。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8%。同年,投资30万元的龙门乡逸夫学校校舍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1年,根据省厅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本着以集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对全县中小学进行第一次布局调整,将全县所有牧读小学全部撤消,就近并入各乡寄。各乡寄小的规模不变。同时在全县各寄校实施“二期义教”工程。扩建各寄校的办学规模。
2001年投入资金182万元的生格乡中心寄校迁建项目和投入110万元资金的民小宿舍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mzjyyjzz.cn/zonghexinwen/2020/1112/383.html